这是一次注定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再起史册的重要集会——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集会在北京胜利召开。
全会重点研究了全面总结党的百年斗争的重大成绩和历史经验问题,审议通过了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招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斗争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再起的中国梦而不懈斗争。
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继续,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一次次从历史中罗致智慧和勇气,一次次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在已往一百年赢得了伟大胜利和荣光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越发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焦点的党中央周围,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越发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以一次中央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斗争重大成绩和历史经验,是郑重的历史性、战略性决策
刚刚经历了入冬以来第一场瑞雪,8日清晨的首都北京,阳灼烁媚、碧空如洗。
9年前的这一天,党的十八大在京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今后进入新时代。
9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焦点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绩、爆发历史性厘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再起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位于西长安街延长线的京西宾馆,大厅内悬挂的巨幅口号格外醒目:“开启全面尊龙凯时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全面尊龙凯时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斗争目标而继续斗争”。
连日来,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家集团汇聚到这里,出席本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集会。
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先后召开两次集会,划分确定了这次全会的议程、时间等。随着会期临近,世界的目光日益聚焦中国,聚焦这次全会的主题: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斗争的重大成绩和历史经验问题。
外洋视察家纷纷评论:“集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分量和历史分量”“将宣布开始新的生长阶段”“引领中共向第二个百年斗争目标进军”。
回望百年,每在历史转折的重要时刻,中国共产党总是在对历史的全面回首、深入思考、系统总结中,罗致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1945年4月,在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关头。
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了建党以来特别是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集会前这一段党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教训,“统一了全党的认识,增强了全党的团结,增进了人民革命事业的迅猛前进和伟大胜利”。
1981年6月,革新开放大潮正起。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尊龙凯时的历史经验,激提倡全党“团结一致向前看”,全心全意推进革新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尊龙凯时。
现在,距离第一个历史决议制定已经已往76年了,距离第二个历史决议制定也已往了40年。4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大大向前生长了,党的理论和实践也大大向前生长了。建党百年之际,第三个历史决议呼之欲出。
此时的京西宾馆集会楼一层大集会室,气氛庄重而热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在这里举行第一次全体集会。
300多名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出席集会。不是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的中央纪委常委,中央党政军群有关部分、部分国有重要主干企业、金融机构和省区市主要卖力同志,党的十九大代表中部分下层同志和专家学者列席集会。
9时许,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政治局其他领导同志步入会场,到主席台就座。全场起立,响起长时间热烈掌声。
凭据集会议程,习近平总书记首先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作事情报告。
在全面回首一年来的事情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中央政治局在全面推进各项事情的同时重点抓了“三件大事”: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建立一百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准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
“三件大事”都聚焦同一个主题——历史,都指向同一个目的——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这一年,通过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建立一百周年,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之振奋,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士气的作用;通过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力增进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通过认真准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斗争重大成绩和历史经验。
这一年,从红军长征血战湘江的战场,到党中央转战陕北的山村窑洞;从点燃红色火种的北大红楼,到丰泽园毛泽东同志故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走访历史故地,倾听历史启迪,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全党掀起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热潮。
历史,经过时间的沉淀才看得越发清楚,才越发具有映照现实、远观未来的伟力。
“党中央认为,在党建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党和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斗争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斗争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全面总结党的百年斗争重大成绩和历史经验,对推动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攫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在随后就《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斗争重大成绩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讨论稿)》向全会作说明时,习近平总书记详细阐释了关于此次全集会题的考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已往,展望未来,全面总结党的百年斗争重大成绩和历史经验特别是革新开放40多年来的重大成绩和历史经验,既有客观需要,也具备主观条件。”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目今,我们正面对着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的严峻形势,面对着开局“十四五”、开启新征程的沉重任务,迫切需要总结历史、掌握纪律、坚定信心、走向未来。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时刻,党中央决定以一次中央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斗争重大成绩和历史经验,是郑重的历史性、战略性决策,充分体现了党牢记初心使命、永葆生机活力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充分体现了党深刻掌握历史生长纪律、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生长的历史主动和使命继续,充分体现了党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注重总结和运用历史经验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
这是一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生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
审议通过决议,是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
从看到决议稿的那一刻起,每一位与会同志都感应沉甸甸的分量。
百年风云激荡走过的壮阔征程,百年不懈斗争铸就的世纪伟业,百年上下求索积淀的名贵经验,浓缩进了这份3万多字的重磅文件。
“各人有一种配合的突出感受,就是感应神圣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次全会通过的决议必将载入党史国史,影响党和国家事业生长的未来。”一位中央委员说。
正是本着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与会同志认真研读文件,深入学习思考,精心准备谈话质料。京西宾馆房间里的灯,经常亮到深夜。
这次全会思想含量、知识含量十分富厚。
从8日下午到11日上午,出席集会的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分10个小组,列席集会人员编入各组,对大会文件进行分组讨论。中央领导同志深入各小组听取意见建议,同各人一同交流探讨。
小组会上,各人争先谈话、气氛热烈,有时谈话席上的同志话音刚落,就有好几位同志同时起身准备谈话。散会后,各人仍意犹未尽,三三两两边走边讨论交流。
百年党史,时间跨度大,涉及规模广,需要研究的问题多。如那边置好新的历史决议同前两个历史决议的关系,是与会同志十分体贴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作说明时指出,从建党到革新开放之初,党的历史上的重大是非问题,这两个历史决议基本都解决了,其基本论述和结论至今仍然适用。
他强调,这次的决议,要聚焦总结党的百年斗争重大成绩和历史经验,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
对此,各人普遍认为,党中央的考虑,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要领论,是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生长的看法来看待党的历史。
“决议领悟历史、现在、未来,既泛起全貌又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既接续古板又映照现实、指引实践。”一位来自中央机关的中央委员在讨论时体现,决议把着力点放在总结党的百年斗争重大成绩和历史经验上,有利于推动全党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
一位在地方事情的中央委员也认为,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关于引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扎扎实实做好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具有重要意义,指明了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的前进偏向。
决议从13个方面分领域总结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绩、爆发的历史性厘革。
这一点令与会同志印象深刻:“决议重点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各个领域的原创性思想、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记性结果,令我们倍感自豪。”
各人在加入讨论时一致体现,这些成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再起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包管、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回望百年,历史进程与思想进程,总是交相激荡;时代大潮同领袖人物,总是相互造就。
决议中的一段表述,引起与会同志强烈共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今世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奔腾。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焦点、全党的焦点职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职位,反应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配合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生长、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再起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各人纷纷体现,这“两个确立”是历史和时代的选择,是党和国家的历史幸运、时代幸运,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是体现全党配合意志、反应人民配合心声的重大政治判断。
只有从历史中看清乐成的一定逻辑,才华从历史中提炼克敌制胜的法宝。
决议以宏阔的历史视角和深厚的历史智慧,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斗争的五条历史意义和十条历史经验。
一位来自国家机关的中央委员体现:“五条历史意义,既立足中华大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关系,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世界社会主义、人类社会生长的关系,领悟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斗争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一位候补中央委员注意到,从“七一”重要讲话的“九个必须”到此次决议的“十个坚持”,进一步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斗争的乐成密码,“好比,其中的坚持独立自主、坚持开拓立异、坚持敢于斗争等,都凝结着极其深刻的历史启示和现实内涵”。
深入思考、深入研讨,聚精会神、集思广益,与会同志形成共识:决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生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再起的行动指南,必将激励全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争取更大荣光。
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斗争,继续考出一个好结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11日下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集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大会堂二层宴会厅内,灯光璀璨。主席台上方悬挂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集会”会标,帷幕正中金色的中国共产党党徽熠熠生辉,十面红旗排列两侧。
与会同志身着正装,早早来到会场。各人怀着敬重的心情,期待必将载入史册的一刻——
在即将举行的第二次全体集会上,将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斗争重大成绩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草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
放在中华民族再起的时间坐标上,这次全会无疑是一次向历史致敬的盛会,更是一次向未来出发的盛会。
下午3时,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政治局领导同志步入会场。
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下,集会首先以举手表决的方法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斗争重大成绩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通过!”
与会的全体中央委员高举右手,一致通过了这份决议。掌声如潮,响彻全场。
一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辉煌的文献降生了!这标记着中国共产党抵达了前所未有的坚定、清醒、自信,必将有力推动全党团结极大牢固、党心民心极大凝聚。
由此再出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主动精神和政治智慧,深刻而鲜明地回覆了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未来之问,吹响了开启新的历史征程的军号。
随后,集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
凭据这份决议,党的二十大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
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尊龙凯时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斗争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由此再出发,已经走过一个世纪征程的中国共产党,将向着执政一百年时所应抵达的越发雄伟的目标继续奋进。
在完成第三项议程,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集会公报》后,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央政治局就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宣布重要讲话。
——坚定历史自信,自觉坚守理想信念。
一百年前,我们党刚刚降生时,很少有人能想到我们党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既是对斗争成绩的自信,也是对斗争精神的自信。
“历史雄辩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再起。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也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坚持党的政治尊龙凯时,始终坚持党的团结统一。
党的团结统一,是我们党的生命所在,是我们党能够成为百年大党、创立千秋伟业的要害所在。
“这次全会《决议》特别强调了增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性,就是要求全党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程序一致向前进。”
——坚持继续责任,不绝增强进行伟大斗争的意志和本事。
我们党依靠斗争创立历史,更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我们面临的种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恒久的,至少要陪同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斗争目标全历程。
“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准备支付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防备化解种种重大危害。”
——坚持自我革命,确保党稳定质、稳定色、稳定味。
一个政党最难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
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提到了“窑洞对”:
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谜底,这就是“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斗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谜底,这就是自我革命。
“我们党历经百年、成绩辉煌,党内党外、海内外洋赞扬声许多。越是这样越要发挥自我革命精神,千万不可在一片喝彩声中迷失自我。”
…………
全会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落幕,深沉的旋律在人民的殿堂久久回荡。
历史如潮、大道如砥。已往、现在、未来,从未如此紧密相连。
70多年前,《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通事后,毛泽东同志发出招呼:“一切同志,要在这个历史决议案下团结起来,像决议案上说的团结得像一个和气的家庭一样。”
40年前,《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通事后,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决议“真正是抵达了我们原来的要求。这对我们统一党内的思想,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通过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无比豪爽——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再起的目标。在新的起点上,全党必须坚持战略定力、锚定战略目标,牢记‘国之大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再起的进程中跑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这一棒。”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3日 04 版)